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公告  通知公告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 2026年招收港澳台侨研究生招生简章

作者: 时间:2025-11-18 点击:11

【学院简介】

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21世纪丝绸之路研究院的前身是1927年创立的国立暨南大学南洋文化教育事业部,赓续现代中国南洋和华侨研究学术传统1959年在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港澳、东南亚、华侨经济研究组”基础上,成立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2011年赓续学术传承,组建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2014年成立21世纪丝绸之路研究院2024年成立区域国别研究院和国家安全研究院。

学院建设有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侨华人研究院”、政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南海周边安全国际舆情监测省级实验室参与建设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等6部委联合设立的国家级文科研究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国家级人文社科平台“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以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计算传播与港澳台侨研究创新团队”建设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理论研究广东基地和华侨华人与中国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拥有国际政治一流本科和国际事务专业硕士授权点。

学院下设《东南亚研究》(CSSCI)杂志社、东南亚研究所、国际政治系,四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备案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拉美研究中心、菲律宾研究中心、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以及区域国别研究院和国家安全研究院等研究平台。学院教学科研队伍中正高级职称占比40%,副高级职称占比35%,总占比达75%,组建了以4个国家级人才为带头人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培养了大批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优秀、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国际问题研究人才。近十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含专项)24项,在《中国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 inChina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600余篇,荣获多个全国和省级优秀成果奖。

历数代人筚路蓝缕,我院已经形成以东南亚区域国别研究为重点,以东南亚国际关系、南海周边安全与华侨华人研究为特色领域,稳步拓展欧州、北美、拉美和中亚研究,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外综合影响力强的国际关系和区域国别研究优势平台和特色学科,助力学校“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


【申请资格】

(一)身份条件

1.港澳地区申请人持香港或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和《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

2.台湾地区申请人申请人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和《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

3.华侨申请人

1)已取得住在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并已住在国连续居留2,两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

2)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者,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且5年内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

3出国留学和因公出国工作不能视为定居。

(二)学历与学位条件

1.申请博士学位者的学历学位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主管部门承认学历学位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录取当年正式入学报到前取得硕士学位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2)已获内地(祖国大陆)大学或海外及港澳台地区著名大学的硕士学位及以上学位。

3)报考时若还未获得硕士学位的非应届生,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得学士学位且有6年以上工作经历,能提供显示其研究能力已达到硕士水平的科研成果。

2.申请硕士学位者的学历学位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主管部门承认学历学位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最迟须在录取当年正式入学报到前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2)已获内地(祖国大陆)大学或海外及港澳台地区著名大学的本科毕业证或学士学位证。

3)报考时若还未获得本科毕业证或学士学位的非应届生,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得高职高专学历或相当学位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3月1日(春季)/9月1日(秋季))或2年以上工作经历

3.申请我校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员,须具有1年以上相关行业工作经验。

(三)身体健康,品行端正,无不良行为记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四)申请人的学业成绩、学术水平及语言能力等条件须达到所申请专业的入学要求。

特别提醒:研究生不能同时攻读两个及两个以上学历层次的专业或同一层次的两个专业,一经发现,取消报名或录取资格。

报名

(一)网上申请

1.春季入学网上报名时间:202511月12-12月12,春季入学时间为2026年3月。

2.秋季入学网上报名时间:2026年1月22日-4月22日,秋季入学时间为2026年9月

3.报名网址:https://yz.jnu.edu.cn/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港澳台侨报名

4.申请人须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报名并提交申请材料,逾期不予受理。

★申请人须准确填写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一经发现个人填报不实或虚假信息,取消报名资格。

(二)提交申请材料

1.暨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信息简表(系统自动生成,申请人签字)。

2.有效身份证件。

1)港澳申请人:香港或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和《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

2)台湾申请人: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和《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

3)华侨申请人: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②我驻外使领馆出具的取得在国外长期或永久居留权的公证书或认证书;③近5年的出入境记录(可至出入境管理中心打印近5年的出入境记录并加盖出入境管理署公章,或登录国家移民管理局政务服务平台自助打印)。

注:所有证件和证明材料必须在有效期内。

3. 最高学历、学位证明文件及公证件,须为中文或英文原件。

(1)持内地(祖国大陆)大学毕业证和学位证者,硕士研究生申请人须提交毕业证和学位证,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历认证报告博士研究生申请人须提交毕业证和学位证,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历学位认证报告

(2)持国(境)外教育机构学位者,须提供学位证,以及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或中国驻外大使馆出具的认证材料或同等法律效应的认证证明材料。

(3)应届毕业生提供学籍证明(如带注册章的学生证或在学证明等证明材料),入学后须补充提交毕业证、学位证明文件及公证件。

4.毕业院校的正式成绩单原件或公证件。

5.各类获奖证书及英语水平证明材料复印件。如无英语水平证明材料,需提交说明。

6.两名与所申请专业相关的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学者推荐信原件。

7.个人陈述,用中文简体撰写。内容包括个人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学术研究成果、硕士或博士阶段的研究计划及毕业后的个人发展目标等。申请硕士学位800字,申请博士学位1500字

8.学士或硕士论文全文(往届生)论文摘要(应届生)。若无需提交说明。

9.研究成果,包括已发表的学术文章目录及摘要,以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如有请提供)。

10.证件照片(正面、免冠、无妆、彩色一寸电子证件照白色背景,宽高比例3:4,照片格式需为jpg或jpeg)

上述申请材料须为中文版或英文版。

★请在报名系统上传以上申请材料的电子文档

学院组织专家审核考生申请材料,若有需要,要求申请者提供申请材料原件以供查验。一经发现申请材料不实,则取消申请资格。

(三)报名费

报名费为500元/人。申请人须按要求缴纳报名费,未缴纳报名费的,报名无效。完成报名流程后,报名费不予退还。

招生目录

培养层次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位类型

学习方式(港澳台侨)

学制

最长学习年限

博士


030200

政治学(01政治学理论)

科学学位

全日制/非全日制

4

7

030200

政治学(02国际关系)

科学学位

全日制/非全日制

4

7

030200

政治学(03区域国别研究)

科学学位

全日制/非全日制

4

7

030200

政治学(04华侨华人研究)

科学学位

全日制/非全日制

4

7

030200

政治学(05区域治理与国家安全)

科学学位

全日制/非全日制

4

7

硕士

030200

政治学(01政治学理论)

科学学位

全日制/非全日制

3

5

030200

政治学(02国际关系)

科学学位

全日制/非全日制

3

5

030200

政治学(03国别区域研究)

科学学位

全日制/非全日制

3

5

030200

政治学(04华侨华人研究)

科学学位

全日制/非全日制

3

5

030200

政治学(05外交学)

科学学位

全日制/非全日制

3

5

035500

国际事务(01不分方向)

专业学位

全日制/非全日制

2/3

5

注: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全日制研究生授课学习时间为周一至周五,非全日制研究生授课学习时间为周六、周日或其他业余时间。

材料初审

202512月20日前(春季)/2026430日前(秋季)学院组织各专业不少于5位专家对申请人的资格及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并对语言能力、专业素质、研究潜力等方面综合审查,初审合格者方可参加复试。

复试与录取

1.复试时间详见我院官网通知

2.初审合格的申请人凭《复试通知书》和有效证件参加复试。

3.各专业不少于5位专家对参加复试的申请人进行综合素质、语言能力、研究潜力等方面的综合考核。

4.复试以综合面试为主,可视需要,实行笔试。博士生的复试时间原则上不少于30分钟,其中每人不少于15分钟学术情况汇报PPT形式;硕士生的复试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0分钟。可视实际情况,采用视频面试。

5.同等学力申请人须加试两门本科或硕士主干课程,考试方式为笔试,加试科目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但不及格者不予录取。择优录取,名额不限。

6.学院以专业为单位按初审成绩与复试成绩加权后得出的总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确定拟录取名单。

7.拟录取名单约在20261月上旬(春季)/20265月下旬(秋季)由研究生院统一公示,且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名单如有变动,须对变动部分做出说明,并对变动内容另行公示7天。未经研究生院公示的申请人,一律不得录取。详见我校研招网与学院通知。

报到入学

新生凭暨南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和有关证件按规定的日期入学报到。因故不能按时报到者,须提前向学院书面请假。未经请假、请假未获批准或请假逾期超过两周不报到者,视为放弃入学资格。录取当年入学前未取得相关证书的,其录取资格无效。

学费

学校按学制收取学费,港澳台侨研究生在学期间相关收费标准与内地(祖国大陆)研究生相同,具体学费标准见我校财务处网站学费公示栏(http://cwc.jnu.edu.cn/)。境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学费标准另行规定。

住宿】

1.学校为全日制研究生提供校内宿舍,学校会根据当年宿舍实际安排情况适当调整收费标准。具体住宿费标准见我校财务处网站学费公示栏(http://cwc.jnu.edu.cn/)。

2.非全日制研究生学校不提供宿舍。

奖助方案

为激励研究生努力学习、科研创新,暨南大学已形成完善的奖助方案,详情可参见暨南大学研究生德育网网页(网址:https://gsd.jnu.edu.cn/),具体以学校当年发布的评选通知为准。

毕业与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且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可获得中国教育部认可的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联系方式

(一)有关申请资格、申请方式的咨询与申诉

暨南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地址: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601号

邮编:510632

电话:+86-20-85223932

传真:+86-20-85223790  

E-mailoyzb@jnu.edu.cn

网址:https://yz.jnu.edu.cn/

(二)有关专业、课程、学习与考核方式等咨询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

地址:暨南大学石牌校区第二文科楼617

电话:+86-20-85221193  

传真:+86-20-85226237  

mailodnyjkb@jnu.edu.cn

课程及学位的相关要求可查看:2025年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sis-aocs.jnu.edu.cn/2025/1113/c3026a846017/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