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来自国际田野的暨南声音:我院学者深度解读印尼雅万高铁债务与现代化的东南亚实验

作者: 时间:2025-11-18 点击:12

近期,中国高铁首次全体系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项目——雅万高铁的债务问题在印尼国内引发热议。2023年10月开通运营的雅万高铁是中国首条海外高铁,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与第四大城市万隆,全长142.3公里,将两地通行时间从3小时压缩至40分钟。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成果,雅万高铁成为中印尼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推动两国在技术标准、管理经验等领域的深度合作。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满两年,为印尼高铁经济走廊加速成形注入新动能,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但也面临较为严重的债务压力。部分印尼民众认为其总投资高达72亿美元,且每年利息近2万亿印尼盾(约合1.3亿美元),是国家的沉重负担。印尼官方媒体安塔拉(Antara)通讯社发表一篇长文,提出雅万高铁盈利能力远低于预期,可能成为国家财政的潜在负担。对此,印尼总统普拉博沃亲自表态,称其将对高铁债务全权负责,并强调会将雅万高铁进行外延,不仅到泗水,还要到外南梦,引发全球关注。

针对这些争议问题,我院青年学者、印尼研究中心副主任潘玥副研究员赴印尼开展田野调查,在文化纵横新媒体·国际观察2025年第44期和48期连续发表两篇学术评论(《雅万高铁债务重组:东南亚基建合作的现实主义转向》https://mp.weixin.qq.com/s/NYjhZa3oOJu1IOQ2JeDjjQ和《雅万高铁困局:一场关于现代化的东南亚实验》https://mp.weixin.qq.com/s/Zon6AipA7RBgPd-aiw4bmw)予以深度解析。潘玥提出:雅万高铁背后根本的问题是发展中国家追求现代化的权利与现实条件之间的张力。项目可持续性必须建立在本地化运营能力的培育之上,而非依赖外部技术垄断。雅万高铁作为标志性工程,其后续优化需充分吸纳本土人才参与管理决策,同时完善区域交通网络衔接,才能真正释放经济联动效应。这不仅关乎单个项目成败,更影响“一带一路”倡议在区域内的声誉与扩展潜力。雅万高铁的债务困境有着多重原因,如配套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管理上存在严重短板,这些规划与现实的落差才是财务压力的结构性根源,应将本次危机视为现代化路径中的过渡性挑战和学习成本。对中国来说,重要的启示是单纯地输出资本和技术是不足够的。新的合作模式应延伸至项目建设完成后的运营阶段。这对于中国在东南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潘玥的观点为中印尼双方提供了建设性对话框架。

两篇文章发布后,一周内分别迅速突破13.7万和15万阅读量,腾讯平台阅读量近20万,观察者网13万,头条新闻11万,获得印尼《国际日报》、胡锡进观察、虎嗅APP、“印尼视角”等十余个媒体或公众号全文转载,转载阅读量达10万+。文章的印尼语版也在印尼媒体发表,引发印尼社会各界广泛讨论,有效传达了这场争议中的理性、合作、专业意见,成效突出。

暨南大学印尼研究中心系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聚焦中印尼关系重大议题,持续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积极推动学术成果转化,助力两国在经贸投资、海洋合作、数字经济、人文交流等领域深化协作。中心通过跨学科研究与政策咨询,通过协调联系国内外印尼研究学者,打造跨学科的印尼研究学术交流平台、资政服务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服务国家对印尼战略决策需求和双边交流,增进中国社会对印尼的认知理解。同时,中心定期举办中印尼高端智库论坛,发布《中印尼关系发展报告》,为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与印尼高校及研究机构合作,推动联合课题攻关与学术资源共享,提升双方在全球治理、区域安全、可持续发展等议题上的话语协同能力,助力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中心将持续跟踪印尼政策动向与社会舆情,强化大数据分析与实地调研结合,提升研究成果的前瞻性与针对性。通过搭建中印尼学者交流机制,促进民间互信与知识共生,为两国关系长远发展储备智慧资源。




文字 廖家俊

校对 陈小琰

初审 潘玥

复审 刘义强

终审 鞠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