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由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和《东南亚研究》编辑部联合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主办的第七届东南亚研究论文工作坊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顺利举行。来自全国近20所高校的40余位专家与青年学者与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院长苏莹莹教授,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东南亚研究》杂志社主编张振江以及外交学院教授陈志瑞分别致开幕辞。开幕式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副院长顾佳赟主持。
苏莹莹院长指出,当前区域国别学正以前所未有的热度成为学术研究与国家战略的重要交汇点。与此同时,随着中央周边工作会议的召开,习近平主席东南亚之行的圆满成功,东南亚在中国外交布局中的地位以及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凸显。在此背景下,举办此次论文工作坊旨在凝聚学界共识,共同探索东南亚研究的新领域、新路径和新方法,推动东南亚研究不断拓展深化,为国家战略发展和周边工作提供更坚实的学术支撑。
张振江主编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国东南亚研究的发展轨迹。他表示,中国东南亚研究经历了起步、拓展与繁荣三个重要阶段,目前已经形成了较具规模的学术共同体。他认为,新生代学者在推动东南亚研究持续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他希望工作坊能够有效帮助青年学者打磨学术成果、提升学术能力。
陈志瑞教授是本年度工作坊的主要策划人和组织者。他指出,东南亚作为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方向,其研究正迎来“满园春色”的重要契机。他表示,东南亚研究工作坊是青年学者互学互鉴、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他鼓励年轻一代学人以坚定的学术追求推动中国东南亚研究迈向新高度。
本届工作坊共收到来稿74篇,最终遴选出25篇提交会议交流。参会论文涵盖东南亚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外交、传播等多个研究领域,题材广泛,视角多元,兼具国际性与区域性,且普遍具备较高理论和学术水准,为深入理解东南亚区域国别和国际问题提供了诸多富有启发性的思考与见解。工作坊分四个单元展开,陈志瑞、岳圣淞、张振江、周桂银、魏玲、吴琳、钟飞腾、史阳等知名专家学者分别主持和点评。
(合影)
在闭幕式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魏玲教授进行总结发言。她指出,东南亚研究具有“近水楼台”的地缘优势和战略重要性,中国的东南亚研究应更加注重从自身视角出发,深入把握当前从“发展优先”向“发展与安全并重”转变的趋势。她期待未来涌现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长聘副教授史阳则表示,长江后浪推前浪,愿知识生产源源不断、生生不息。闭幕式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杂志社副主编吴宏娟主持。
自2019年设立以来,东南亚研究年度论文工作坊已成功举办七届。本届是第二次在北外举办。
(供稿:《东南亚研究》编辑部)
文字:陈若华
校对:陈小琰
初审:吴宏娟
复审:张振江
终审:鞠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