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论坛(二百零一期)暨海外利益学术论坛(第三期)——
“海外田野调查经验分享——以非洲为例”
2019年1月8日下午,天下论坛(二百零一期)暨海外利益学术论坛(第三期)在暨南大学石牌校区第二文科楼428会议室举行。上海外国大学中国海外利益研究中心主任汪段泳副研究员以“海外田野调查经验分享——以非洲为例”为题开展主题演讲。我院周聿峨教授、李爱慧副教授、《东南亚研究》杂志社编辑部主任陈若华老师,副主编吴宏娟老师出席了此次论坛,参加了此次论坛的还有我院20多位学生。会议由我院副院长、暨南大学中国海外利益研究中心主任陈奕平教授主持。
(主持人: 陈奕平教授)
汪段泳副研究员结合自己在非洲开展田野调查的亲身经历,用生动鲜活的两个案例——“谁砍伐了刚果雨林?”和“中国企业投资非洲园区调研”,向大家阐述了田野调查的科学界定、目的、基本方法、关键条件、具体实施过程、关键成功要素、科研伦理等问题。他厘清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田野调查与“中国式”调研和记者采访的区别;二是田野调查的目的并不是像通常所说的那样是为了“寻找一手资料”,而是为了验证假说、寻找案例和发现逻辑;三是田野调查方法的使用上,深度访谈比问卷调查效果更好。他特别强调,不能仅依靠田野调查来研究和判断问题,应当是基于前期研究基础,并查阅大量的官方权威数据,再进行严格的逻辑分析,方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主讲嘉宾: 汪段泳副研究员)
最后,李爱慧副教授对讲座进行了点评,她认为汪段泳副研究员基于个人实际经验对田野调查进行阐释和展示,非常直观明了,可以让同学们进一步深入领会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奥妙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补充了书本知识的不足。她指出汪博士非常注重科学的逻辑分析,见解独特、犀利,言他人不敢言,非常令人钦佩。她希望同学们要从汪博士的讲座中汲取精华,对自己所研究的问题要综合利用田野调查、文献分析方法,从多个角度去分析,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
参与讲座的老师和学生也积极向汪段泳副研究员提出自己的疑惑,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氛围。学生们就访谈对象如何选取、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访谈的效率以及如何看待问题数据的可靠性向汪段泳副研究员进行了请教。汪段泳副研究员耐心解惑,并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经验。他强调在进行田野调查之前要通过对相关文献和已有研究进行分析,找到有助于自己的对象,提前在当地找到好的向导,有效控制访谈时间,以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为宜,并提前做好半结构化问卷。此外,他还强调数据最大的意义是保持连续性,研究数据的可信性需要审慎判断。
(点评人: 李爱慧副教授)
参加此次论坛的人纷纷表示获益良多,增进了对田野调查了解,对以后开展海外企业公民利益保护相关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暨南大学中国海外利益研究中心
(文 吴梦钏, 图 吴靖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