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学生园地

砺剑昆仑 情系暨大

作者: 时间:2017-06-08 点击:371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马学良,出生于19952月,来自新疆阿勒泰,共青团员,暨南大学2015级本科生。在校期间,曾担任2015级国际政治班班长,并加入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团委学生会外联部。20169月,马学良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现为新疆某部的一名列兵。在新兵训练期间,表现优秀,曾获得“新训标兵奖”以及“奉献南疆,建功边防”主题演讲第三名。

  

  

  

携笔从戎,应征入伍

像顾城说的,“黑夜给我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马学良也曾经对生活失去信心,也对未来感到迷茫。刚上大学时,他曾经因为没有学习目标而迷恋网络游戏,庆幸地是,在学院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他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为自己的未来设立目标。全国征兵工作通知,重新点燃了他对生活的希望,也让他在黑暗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在参军入伍座谈会上,在学校、学院及就业指导中心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下,他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20169月,马学良毅然决定携笔从戎,应征入伍前往故乡新疆服兵役

  

军旅情怀,英雄梦想

每个人都有梦想,谁都可以做自己的英雄。但是光有梦想是不够的,必须在实践中体验经历,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充实自己。部队是一个条件艰苦的地方,初到新兵连,马学良不仅要完成部队三大任务“山上捡石头、草里拔草、土里扫灰”,还要进行日常的列队训练、体能操练、内务整理等。即使高寒缺氧,环境艰苦,马学良依旧热情似火,坚守在贫瘠的高原。在他看来,穷地方和苦地方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他深知身上肩负着的光荣使命。

  

无惧艰难,坚持不懈

马学良回忆,在一次射击训练中,在满是石块、沙粒和灰尘的野战训练场上,他戴着钢盔,穿着厚重的防弹衣和作战靴,背着钢枪和弹匣、手榴弹,在体力不支的情况下负伤完成了训练,这次的训练几乎让他感到绝望。而在结束训练的当晚,班长亲自帮他包扎伤口。在班长的谆谆教导下,他懂得了坚持和奉献,也懂得了感恩。他把班长的话铭记于心:“累吗,不累就继续,舒服是留给死人的。从一个细节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态度。没有希望,没有自尊,没有援助,才能让你变强。”班长的话一直激励着他,在擦干汗水后,他咬紧牙关,坚强地挺了下来。他知道,作为一名士兵,绝对不能躺下。新兵训练结束的时候,在全团2000多名官兵的面前,他被授予“新训标兵”。三个月的新兵训练,足以让他回味一生。

新兵训练结束,马学良来到海拔4500米,被称为“生命禁区”的高原上,在这里开始了正式服役。近一年来,他在不适中学会了习惯,在极限中学会了坚持,从一名骄傲自我的大学生转变为一名谦虚上进的士兵。马学良经常用鲁迅的话鞭策自己,每每想起学院老师和同学的厚望以及部队班长的教导,他对自己说,“人总是要有理想的。当兵的态度就是不能认输,不能投降,无论是对敌人,还是自己。”在马学良看来,人生才刚开始,他不曾后悔,也问心无愧。不同的经历会看见不同的风景,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独特的风景。部队的经历让他更加自信、成熟、稳重,现在的他,能把自己的生活、学习与部队训练结合起来,从当初的自由散漫,到现在的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当初的毅然决定,到现在的持之以恒,这些是入伍之后才能有的收获,对他而言,经历过才会更好地成长。

  

人生不息,逐梦不止

逐梦道路艰辛坎坷,在他看来,人活着绝对不是一个人的事,要对得起那些不求回报的善意,他希望能够多陪伴母亲,同时也有一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对于未来,他将会带着学院师生的嘱托和厚望,继续为祖国的边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昆仑的风,风萧萧

昆仑的雪,血皑皑

顶风冒雪守昆仑

我们是高原劲旅多气派

大风吹,风吹就当军号响

大雪飘,雪飘就当棉被盖

艰苦奋斗在边关

让绿色年华放光彩

昆仑的山,山雄伟

昆仑的兵,兵豪迈

金戈铁马守边关

我们是高原劲旅多气派

爱祖国,五四奉献情满怀

保边疆,所向无敌雄风在

艰苦奋斗在边关

为中华腾飞添光彩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或许很多在校的师弟师妹们,对军旅生活无法感同身受,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能保卫祖国的行动是学习国家安全相关知识,了解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安全意识和国防意识,坚决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马学良把自己的经历、感受告诉给师弟师妹们,并引用许三多的一句话,“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