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厦门大学陈衍德教授走进南校区为我院本科生讲学

作者: 时间:2017-05-31 点击:497


 (文/张鹏涛;图/樊辰辰)2017524日下午,受我院邀请,厦门大学的陈衍德教授走进暨南大学南校区,为我院学生进行了主题为《欧美华人移民与东南亚华人移民的比较:历史与现状》的讲座。讲座在我院任娜老师的主持下,有序进行。陈衍德教授因学术交流与田野调查曾多次前往菲律宾以及荷兰等国家,拥有丰富的亲身经历。陈衍德教授以亲身经历为核心,给我们学院学生细致地介绍了两地移民的不同状况。


讲座开始,陈衍德教授强调了本次讲座会围绕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讲解两种侨民生活的不同之处。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这些真实而又细微的事件 ,得以让同学们得以切身感受侨民的生活。紧接着,陈教授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东南亚移民与欧美移民的重要不同,东南亚的华人移民是有着长久历史,而欧美移民的起点相对较晚。而在政治认同方面,陈教授表示,最初的时候,旅外华人心中只有家乡和亲人的概念,而没有国家的概念,这也是为什么在华侨华人社会中,有大量的同乡会和宗亲会存在的原因。随后,陈教授结合了他在印度尼西亚的棉兰市一次大楼剪彩的见闻,道出了东南亚华人社会与欧美华人社会的另一个不同点——东南亚地区的华人经济实力更加雄厚,同时也延伸到了东南亚排华浪潮的问题。因为西方殖民者在东南亚地区的资本扩张,华人成为沟通殖民者与当地土著社会的经济中介,并积累了日后发家的资本。然而当地土著对于华人的种种误解,成为当地人排斥华人的主要历史原因。


话锋一转,教授讲到了他在荷兰的一些见闻,如像荷兰、法国等国家有大量来自印支的华人难民,他们大多因为之前所在国发生战乱而逃难,最终来到欧洲这片大陆之上定居。不同于东南亚,在资本主义成熟的欧美世界,外来移民很难有靠经商而出人头地的机会,大部分都在艰难地维持生计,不少人以洗衣服和开餐馆为生。随后,陈教授结合美国的华人劳工的遭遇与排华法案,描述了在欧美社会的华人的艰难生活。不过陈教授最后也强调,随着华人社会的代际更替,以及新移民的涌入,欧美地区的华人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不少华人从事专业领域的工作。


最后,陈教授讨论了海外华人社会的内部不统一的问题及成因,结合陈教授在棉兰的见闻,以及美国总统大选中华人内部的分歧一事,陈教授认为,海外的华人由于个人以及小团体不同的利益诉求,很难在政治上达成统一,也许他们需要有一个更宽阔的视界,从整个华人社会的角度去谋取福利。


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问题涉及海外华人的分歧问题以及排华问题,陈教授都给予了详细的解答。讲座在同学们的掌声之中完美结束。非常感谢陈衍德教授能够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同学们上了生动的一堂课。也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了解旅居海外的华人。


 陈衍德教授在演讲


 同学们在认真听讲

 同学积极提问



嘉宾简介:

陈衍德,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从事东南亚史、华侨华人史的教学与研究。曾多次在东南亚与欧美进行田野调查和学术访问。已发表论文近百篇。代表作有:《现代中的传统--菲律宾华人社会研究》;《全球化进程中的东南亚民族问题研究》;《多民族共存与民族分离运动》;《东亚海洋文明的历史演绎》等。


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

2017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