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晚,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朱浤源做客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第199期,做了题为“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及对缅侨华人的影响”的专题讲座。
朱浤源通过提出对孙中山同盟会“驱除鞑虏”这一纲领和“二二八”事件定义为起义的质疑,摆明了他“不疑中有疑”的学术态度。对于颇具争议的中国缅甸远征军,他图文并茂地向我们讲解了那段尘封的历史,带来了许多有趣而深刻的批判性见解。
朱浤源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缅-印战场是最具有国际性的,欧洲、亚洲、美洲的主要国家都参战,实际上成为二战的真正区域,而缅甸战场也是中国抗日战争域外作战的一大转折点。对于现场同学提出的中国远征缅甸究竟是胜利还是失败的疑问,他直言不讳地回答说这是一场大败。奔赴缅甸的中国远征军有十万多人,其中近一万士兵战死沙场,反攻缅北时牺牲了二三万,剩下的六七万士兵在撤退时命丧中缅边境的魔鬼地带——野人山。可以说,中国远征军谱写了一曲悲壮的国殇。
朱浤源在讲座中着重提到了仁安羌战役。这场战役是不到1000名中国士兵解救了被2000名日本士兵包围的7000名士兵,一语点破了中、日、英三国当时的局势。中国孤军深入,面临着奇热缺水的恶劣环境;日本进攻缅甸,主轴仍是中国,企图借助缅甸对中国形成包抄;盟友英国不愿正面与日本树敌,处在“要打不打”的退却战略。在讲解过程中,他还不时穿插进孙立人、刘放吾、戴安澜等将领的事迹以及华人华侨在缅甸的故事,使得那段历史更加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当前,日本和英国都有关于缅甸战争的详细文字记录,而中国却迟迟没有关于这段历史的书籍问世。针对这一空缺,朱浤源表现出了一个历史学者的使命感和对“国魂重建,荣耀再现”的期待。
历史最珍贵的是其拥有“鉴往知来”的价值。怎样在当前局势下增进中缅关系无疑是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讲座最后,朱浤源给出了诸如在缅甸盖佛塔、增加医疗设施、增设慈善机构等等建议,以实现中缅关系的突破。他同时肯定了学术合作的作用,认为只有通过学术上的合作研究,才能深入了解对方,具体构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