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院网讯(通讯员 李祺)12月15日早上7点半,在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研究生会组织下,冒着濛濛细雨,我院本、硕、博学生和带队老师一行40余人,乘车前往江门开始了历时一天的侨乡文化调研之旅。本次侨乡文化体验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调研,促进同学们对华侨华人历史与侨乡文化的感受和认识,为今后的华侨华人研究积累研究学习素材。
尽管天公不作美,风雨交加带来的湿冷丝毫没有影响大家一路的欢声笑语。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全体师生到达了本次考察活动的第一站——位于江门市区的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整个博物馆建筑面积约9000平方米,共分为金山寻梦、海外创业、碧血丹心、侨乡崛起、侨乡新篇、华人之光等6个展区,华侨文物与历史故事巧妙结合,展示在师生面前,让大家直观地认识到宏大的五邑华侨历史。
随着展馆讲解员逐层深入地介绍,大家了解了五邑华侨历史的光辉过去:五邑(广东省江门市的新会、恩平、台山、开平、鹤山五区县)侨乡面积最小,与并称为中国三大侨乡的潮汕、泉州侨乡相比,人口总量、海外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的绝对数量也是最少的。然而,“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却当之无愧——祖籍江门地区的海外华人、华侨及港澳台同胞约400万人,遍布107个国家和地区。华侨相对人数比重最大,占美洲华裔侨民总数的70%以上、普遍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讲解中还特别提到,近代以来,数以百万计的五邑侨胞千辛万苦,攒下侨汇以资助故乡的亲人,从早年投资建造中国第一条民办铁路,到今日集资创建五邑大学,海外华人华侨都在不断地为故乡基础设施、教育、社会等方面的发展进步做着自己的贡献。
在这样一个阴雨连绵的上午,同学们参观完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感受到那一段段令人动容的华侨血泪史,心中感触颇多。 “从劳工家书、忍辱负重、到支援抗战、移居故里、建设祖国,海外华人华侨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经历以及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赤子情怀最让人动容难忘。”一位研究生同学动情地说道。
下午,考察团全体成员来到开平立园景区,很多同学还是第一次接触早已闻名遐迩的开平碉楼。在开平,素有“无碉不成村”之说。老一辈华侨留给江门最有价值的实体文化遗产之一,就是以开平碉楼为主体的建筑群落,开平碉楼于2007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每一座碉楼,都是中西合璧的艺术形式,不但具备美观的外表还兼备独具匠心的守御功能。开平碉楼这一独特的建筑形式,正体现了时代变革社会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下,五邑人敢为人先闯天下、自信开放的移民文化,敢于主动接受外来文化和新生事物的时代精神和生活心态,集中反映了江门独有的侨乡文化。
晚上7点,随着大巴车载着全体师生回到暨大校园,本次侨乡文化体验之旅顺利落下帷幕。时光匆匆,只恨一天太短。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侨乡文化之旅很有意义,不但学到了许多有用的知识,更增长了见识,拓展了视野,今后要积极学习华侨精神,深入研究华侨文化,为华侨华人和国际关系研究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际关系学院/华人华侨研究院
201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