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3日,第九届广东高校国际关系论坛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校区举行,来自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的师生齐聚美丽的大学城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的同学们作为暨南大学代表队,在本次论坛中表现出色,共揽获7项大奖。
论坛于上午9点08分在广外模拟大法庭正式开始。本届论坛分为上午的论坛大会和下午的模拟会议两个部分。上午论坛大会的主议题为:中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构想。四大高校的代表队分别围绕主议题下的4个子议题进行了精彩的阐述。阐述后的自由问答环节,四校代表队针对上一环节中各队提出的观点及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中暨南大学代表队提出的“无极化”国际格局以及广外代表队坚持的“霸权周期轮”等观点引发了现场同学的激烈讨论。在最后的老师点评中,暨南大学张明亮老师以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树春老师的独特点评让同学们对“新型大国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下午的活动于14时开始,为模拟“伊朗核问题”P5+1会议,由四大高校分别代表美、英、中、俄、法、德、伊七国围绕伊核问题展开模拟会谈。会议中,各国代表团尽显职业外交官风范,不仅在发言中明确阐述国家立场,在自由磋商环节更是敬业,积极与他国代表交换意见、进行协调与斡旋。虽然本次模拟会议最终因各方存在较大意见分歧而未能达成一份共同声明,但这样的结果才更加显出模拟会议的逼真性,也让参与的同学们深刻体会到现实国际政治中国家间的博弈。
本届论坛暨南大学代表队成果颇丰,一举揽获最佳阐述奖(李褀)、最佳立场奖(段立雪)、最佳代表团(俄罗斯代表团)、杰出代表(张丽娜)、最佳风采奖(李丽颖)、最佳立场奖(叶佳)及最佳斡旋奖(陈嘉琦)等7项大奖,成为本届广东高校国际关系论坛的最夺目的焦点。
广东高校国际关系论坛原名三校论坛,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于2005年倡办,参与高校包括中山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一直作为三校国际关系相关专业师生的重要交流平台。该活动在2011年由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时,曾将参与高校由原先的三校扩展至包括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nited International College,简称UIC)、澳门大学在内的粤港澳三地六大高校。
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有: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党委陈斌书记、东南亚研究所张明亮副教授、辅导员吴晓华老师;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黄云静副院长、庞琴老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王树春副院长、卢海清副书记。
通讯员:陈嘉琦
摄影:王裕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