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讲座:美国的崛起与启示

作者:admin 时间:2012-12-28 点击:304

 2012年12月6日晚,国际关系\华侨华人学院陈奕平教授为我院学生作了题为《美国的崛起与启示》的讲座。陈奕平老师对美国研究有很多独特的见解,通过介绍自己对美国多年研究的经验及美国崛起的实例启发我们的思考:面对当前中国的发展问题,如何借鉴美国的经验使中国获得更好的发展。

陈教授主要讲述了八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独立战争:主权确立与新民族的缔造。美国的独立战争的艰苦历程以及争取主权的运动获得成功,形成的美利坚民族和斗争中的自由、民主思想成为美国崛起的坚强基石。第二,宪法与宪政文化:政治文明与制度创新。陈老师首先分析了宪法和宪政之间的关系:宪法是宪政的基础,但有宪法不一定就能宪政。美国宪法建立了美国的政治制度,塑造了美国人的宪政精神,这些为美国的一切经济生产活动提供了政治保障。第三,扩张与西进运动:资源与开发。西进运动为美国的崛起提供了广阔的腹地,为美国在19世纪的迅速强大奠定了经济基础。第四,大学与移民:科技与人才。移民为美国的发展带来了宝贵的人才、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技术以及思想文化,大学也吸引了海外优秀人才前往美国,每一次的科技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发展动力,确保了美国的繁荣优势地位。第五,清教与美国精神:价值观的影响力。《五月花公约》作为清教徒到达美国后签订的第一个关于新世界的人们的组织公约,它所包含的自治和法治精神成为美国民主的两大基石之一,深深的影响了美国精神的形成。美国的价值观主要包括:宗教前程与世俗享受、个人主义与民族主义、同一与多元、平等与自由、节俭和勤奋与自力更生、乐观进取的实用主义与理想主义、流动与变化。这些优秀的品质使美国保持开放和自由的传统,吸引着世界上的优秀人才不断向美国移民。第六,战争与帝国的成长:战争财与帝国负担。美国崛起于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乱财,不仅在于它很少被卷入战争,更是美国人的良好政治素养和勇于进行商业冒险的精神的必然结果。关于战争与美国的发展,陈教授提出了一下几点思考:1、战争多少对于安全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2、战争代价:战争成本与经济发展3、战争中的收益,军火买卖、军工刺激等4、外交手腕的配合5、要有充足的生产能力。第七,改革运动:变革与公平和正义。在这一部分,陈老师主要为我们讲述了美国的几个典型的改革运动:“镀金时代”与黑幕揭发运动、进步主义改革运动、股票投机与30年代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民权运动与60年代改革、次贷危机与奥巴马改革。说明在国家发展过程中会存在腐败现象、没有人权,但社会和人民不断追求公平和正义的努力会使社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强调了社会运动和政府的主动改革,社会机制建设的重要性。第八,外交战略:国际环境的适应和利用。美国根据不同时期的利益需要,即时有效地调整了相关的外交政策。美国的外交政策演变大致经历了:门罗主义、泛美主义、大棒政策、门户开放、金元外交、中立法、全球霸权政策、美苏争霸、单边主义。这些政策为美国崛起争取了主动权。

陈奕平教授本次讲座内容丰富且有条理,论据充足具有说服力。陈教授通过此次讲座让我们得到了两点启示:其一,大国成长过程中外交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其二,外交政策调整的指导原则;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软实力、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的塑造。此次讲座不仅让我们对美国崛起的过程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且也引发了我们对中国崛起的相关思考,具有现实性和启发性。

嘉宾简介:

陈奕平,1966年5月生,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副主任,国际关系学/世界史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华侨华人与国际关系、美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美国社会与人口、中美关系、美国政治、澳门历史与文化等,著有《依赖与抗争——冷战后东盟国家对美国战略》《人口变迁与当代美国社会》《美国历史上的社会运动和政府改革》等书,并在《世界经济与政治》《美国研究》《世界历史》《人口研究》《世界民族》《当代亚太》及《澳门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包括:《权力、机制与认同——对美国东盟地区论坛政策演变的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期);《美国与东亚经济一体化》,(《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当代美国亚裔参政问题分析》(《世界历史》,2005年第4期);《当代美国外来移民的特征及其影响分析》(《世界民族》2004年第5期);《美国与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的战略意义》(《当代亚太》,2004年第10期);《美国工会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东南亚研究》,2003年第5期);《美国“金钱政治”与竞选经费制度改革评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0期);《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黑人政治力量崛起的原因》(《史学月刊》,2001年第6期;《从“被保护者”到对手——美国政府和民众的日本观》(台北《历史月刊》第161期,2001年6月出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二十年代美国黑人大迁徙运动》(《美国研究》,1999年第4期);《农业人口外迁与美国的城市化》(《美国研究》,1990年第3期);《文化定位与文化建设:澳门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考》,《澳门研究》200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