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库出版的初衷,曹院长指出:“根据教育部的指示,我们推出这套丛书,宗旨就是:聚集现实问题,服务国家需要,提升研究水平。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世界华侨华人研究文库》,发表全球华侨华人研究的最新成果,聚集全球从事华侨华人研究的优秀人才,从各个学科领域对华侨华人问题进行综合的、跨学科的、全方位的研究。我们要占据华侨华人研究的最前沿,要把暨南大学的华侨华人研究院建设成为国家一流、世界先进的科研机构。”
关于文库出版的意义,曹院长认为:“文库的出版,一方面,把我们基地这几年的科研成果向全世界展示;另一方面,我们希望把文库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聚集全球华侨华人研究的力量,为全球从事华侨华人研究的学者提供发表他们的成果的机会,让他们通过这个平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文库一直得到各方面高度重视,曹院长谈到:“文库的策划和出版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胡军校长亲自过问这项工作,主管文科科研的林如鹏副校长和主管211工程建设的宋献中副校长也从各个方面提供支持,使我们这套丛书第一期6本专著顺利面世。这6本书的作者的辛勤劳动当然也是要充分肯定的,尤其是高伟浓教授,牺牲几个寒暑假的时间,深入到拉美各国华侨华人社会,做了大量的、深入的田野调查,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他的《拉丁美洲华侨华人史》(上下卷)两本,可以说是填补了我国华侨华人研究的空白,为基地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谈到文库未来的规划,曹院长指出:“目前推出的是文库的第一期,共6本专著,今后,我们打算每年推出1-2期,每期出版3-5本,连续几年坚持出下去,把这个文库打造成为我们暨南大学的一个重要的知名品牌。最近,我们还向全世界征集文稿,希望得到全世界从事华侨华人研究相关学者的大力支持,共同努力,为繁荣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做出应有的贡献。中国的和平发展为我们的华侨华人研究提供了一个越来越广阔的天地,在这个广阔的天地,我们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大战略、大平台、大作为,这将是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的逻辑进程。从对曹院长的访谈中,我们知道校、院领导在《世界华人华侨研究文库》的策划、立项、撰写、出版过程中都给予高度重视,寄予厚望,我们相信,后续丛书的出版仍将秉承暨大在华侨华人研究方面的严谨态度,推出更多的优秀作品,为推动中国乃至世界华侨华人研究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撰稿人:季鹏)
附:《世界华侨华人研究文库》第一批丛书简介
一、 高伟浓:《拉丁美洲华侨华人移民史、社团与文化活动远眺》(上、下册)
主要内容:
此书以国别(地区)为经,以华侨华人移民史、社团与文化活动为纬。就地理范围来说,此书囊括了整个拉丁美洲(包括南美洲、中美洲、西印度群岛等)广阔的地理区域,一共30多个国家和地区。前人的研究一般只涉及南美洲大陆和加勒比海的主要华侨华人居住国,而此书把很多前人没有探索过的国家和地区都包括进去了。这样,有利于读者对拉丁美洲地区华侨华人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全景式的把握,从较广阔的视野去观察、比较和分析这一地区的华侨华人问题。
本书集中在华侨华人移民史、华侨华人社团和华侨华人的文化活动三大方面。
对于拉丁美洲的华侨华人移民史,此书在阐述拉美各国华侨华人起源的基础上,着意把该地区华侨华人的历史从开始接续到现在,同时把更多的笔墨集中在新移民的阐析上,体现了“厚今不薄古”的原则。这是值得赞赏的。对于新移民问题,此书集中勾勒了他们在居住国(地)的人数、职业分布、参政、与当地民族及与祖(籍)国和家乡的关系等基本问题,全面而系统,详尽而精炼。
华侨华人社团是华侨华人问题的核心之一。前人对拉丁美洲主要国家(地区)的社团已有涉及,但数量很少,往往语焉不详。此书虽然不可能把各国(地区)现有的华侨华人社团搜揽无遗,但也尽其所能,对目前可以搜集到的重要社团做了尽可能详细的分析,使读者对拉美各国(地区)的华侨华人社团情况有了深一步的了解。
华侨华人的文化活动基本上是前人研究的空白点。此书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作者着力阐析了各国华侨华人在居住地的重要文化活动,如过春节及其他中国民俗节日、开展华文教育、办孔子学院、华文传媒等等,也谈到华侨华人与当地民族和祖(籍)国的文化联系。在海外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是目前和将来开展国外侨务工作的重要课题。这部分内容对我们如何更好地开展侨务文化工作,有一定的启发。
二、 廖小健:《战后马来西亚族群关系:华人与马来人关系研究》
主要内容:
本成果主要研究二战后马来西亚两大族群~华人与马来人的关系,即不断发生矛盾冲突,但基本维持和平共处的关系,目的是探讨该国在各种族群矛盾和冲突的情况下,整合族群矛盾与族群利益,减少族群暴力冲突,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深层原因。
成果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三部分构成:
绪论:主要介绍选题依据,学术史,研究内容,创新突破,研究方法等。
第一章:马华两族关系的发展变化。主要探讨二战前、二战中、二战后,以及1957年独立以来四个历史时期,两族关系的发展演变和矛盾冲突。
第二章:两族关系的问题与症结。主要分析马华两族在宗教、文教、居住地域和经济生活的差异,“马来人特权”和“族群政治”对马华两族关系的影响。
第三章:马来社会发展与族群关系。马来西亚当地族群极少对华人施与暴力,这是该国族群关系的重要特点。本章主要从马来人政治地位,政府的马来人政策,以及马来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等方面,探讨马来人与华人和平共处的有关原因。
第四章:华人社会发展与族群关系。马来人特权地位,使华人社会发展受到各种限制,并引起华人的持续抗争,但很多时候,华人对本国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却给予了有力的支持。本章分析华人受到的各种不公平待遇,同时也分析政府华人政策的务实与灵活等特点,以及华人经济和文教发展对族群关系的影响。
第五章:影响、比较与展望。本章主要探讨族群关系对社会发展的对华人影响;比较马印(尼)族群关系;展望近期马华两族关系。
结语: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成果对马来西亚的族群关系进行总结和反思。
三、 文 峰:《欧盟非法移民治理研究》
主要内容:
全球化与人口迁移互为动力。全球化发展推动了人口的跨国流动,但与此同时,人类跨国迁移的自由却受到日益完善的政策法规制约,由此,也导致了非法移民问题的出现。
欧共体/欧盟作为当今世界区域一体化的典范,一方面要推动与区域外国家进行自由交往的外部全球化,另一方面又要在区域内部实现各要素自由流动的内部全球化。欧洲一体化进程推动了欧共体/欧盟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其中移民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以及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欧洲主要国家逐步由自由放任的移民政策转向积极主动的限制性移民政策。合法的移民渠道被收紧,许多移民只能通过非正当途径进入或滞留。随着非法移民群体的积累壮大,他们给欧洲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成为近年来欧盟社会上下关注的核心事务之一。
本书试从治理的视角出发,结合相关国际关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理论,通过治理的理论框架,分析了欧共体/欧盟各主体对非法移民的治理问题,以期归纳总结出一些治理的经验不足和发展规律。欧洲一体化的历史也被认为是欧共体/欧盟治理的历史。治理是各行为体对共同利益问题进行管理的过程。欧共体/欧盟在其一体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的治理模式。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国家治理主权不断地向上、下让渡,逐步形成了国家治理、超国家治理和次国家治理并存的欧盟多层治理模式。与此同时,治理的范围也不断拓展,由单一的经济治理扩大至当前的涵盖经济与政治、安全与外交、司法与内务等内容的三大支柱。非法移民问题一开始主要产生于各成员国层面,随着一体化进程的发展,90年代开始成为欧盟的共同关注的问题。欧盟的非法移民治理也同样在欧盟多层治理体系下于国家、超国家、次国家等层面分别展开。基于当前的国际社会现实,欧盟各成员国依然是最重要的治理主体,但已经难以单独完成非法移民治理,超国家治理的作用日益凸显,次国家治理则是有益的补充。欧盟非法移民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其本身也是一个善治的发展过程,克服这些困难需要区域内各主体共同去协调努力。
四、 胡春艳:《抗争与妥协:马来西亚华社对华族母语教育政策制定的影响》
主要内容:
“语言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一个种族的文化本质只有通过母语才能够被吸收并加以发展。母语教育作为少数族裔保持与传承本族群文化,保留本族群特性以区别与“他者”的主要方式与途径,是每个民族都为之争取与奋斗的原动力。
广大华侨华人自飘洋过海移居他国以来,就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为争取本族群的文化教育权利进行了不懈努力。东南亚作为海外华侨华人的主要聚集地,亦成为海外华文教育最为发达的地区。在东南亚诸国没有摆脱殖民统治之前,华族的母语教育都获得了较好发展。但在这些国家获得独立后,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华族母语教育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相继衰落,有的甚至被连根拔起。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相比,马来西亚的华族母语教育之所以能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形成较为完善的华文教育体系,华人社会自身的努力自然重要,但政府相对宽松的制度环境为其发展创设了条件,成为影响华文教育的关键因素。但这种制度环境是如何建构起来的?期间华人社会又是如何与政府博弈的?
本研究试图回答这一问题。本研究选取华人政党、华人压力集团、华文报刊这几个华人社会力量主体作为主要变量,系统分析在不同历史时期这几个关键变量对政府华教政策制定的影响。与此同时,国际体系、中马双边关系及马共因素也影响着马来政府对华文教育的认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其华教政策的制定。通过系统的分析,本研究发现华社在与政府的博弈过程中,抗争与妥协始终贯彻其中。以董教总为首的压力集团始终走在抗争的最前线,以马华公会为首的执政党时而抗争,时而妥协,其态度主要取决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及其领导层。在华社的大力抗争及政治所需(如为了竞选需要)下,政府的态度时有缓和,进行一定的妥协,并对相关政策做出修订。总的来说,马来西亚华教政策的出台是马来西亚内部与外部相关势力相互斗争、妥协的结果。虽然华人社会的斗争是主要的,但国际因素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五、 黎海波:《海外中国公民领事保护问题研究(1978—2011)——基于国际法人本化的视角》
主要内容:
领事保护不仅是一项国家权利,也是一项个人权利。晚清的护侨,奠定了中国领事保护的后发型特点。改革开放不仅使得中国向一个民主国家转型,也使得中国向一个国际化国家转型。这种转型就使得中国领事保护的推动因素由晚清的皇帝恩赐转变为国内人权,同时也使得国际人权法对中国产生义务限定和影响。后发性与国际性构成了这一时期中国领事保护的两个特点。因此,从国际法的人本化来研究这一时期的领事保护无疑更具典型性。
总的来看,从国际人权法对中国的义务限定和影响来看,国际人权法为中国的人权保障设定了义务,从而通过中国国内人权尤其是个人人权来推动其领事保护的发展;从国际领事法的人本化来看,它就更为专门性地为中国的领事保护进行了义务限定,同时也提供了权利工具。尽管国际领事法与中国的领事保护更具直接关联,但它仍然需要通过中介变量也就是中国的个人人权来产生实体性的影响。其中,中国个人人权的发展与其领事保护成一种正相关的关系。所以,国际法的人本化与中国的领事保护只是一种中介相关关系,其影响的程度与速度,主要取决于中国个人人权的发展及其与国际人权标准的接轨。由于中国领事保护和人权的后发型特点,再加上二者的制度化程度还较低,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它们就更具被动性和变动性。因此,在国际人权法的影响下,中国个人人权的发展对其领事保护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中国的领事保护在2004年之前,综合性的人权因素更具主导地位,主要是在《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框架内,体现为人权因素的综合推动。2004年之后,横向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快速和明显。中国当前的领事保护机制,特别是预防与应急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以及其他领事保护方面的进步,都突出体现在2004——2011年。
中国的领事保护,应该在撤侨之外,结合国际法的人本化进行更深层次的对策思考。如健全国内长期预防机制和加强国际海外利益保护机制建设;加强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明确各自的责任;加强对国际社会的公共外交;对于重大事件的领事保护上升为外交保护可采取国际司法方式等。